hotline
0373-5128357
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,主題為“提升科學素質(zhì),助力科技自立自強”。
本次科普活動我們?yōu)榇蠹覝蕚淞宋鍌€主題內(nèi)容:
了解人體奧秘,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方法
了解心臟奧秘,掌握心肺復蘇急救方法
人體奧秘小講堂——我們身上的206塊骨頭
消化系統(tǒng)大揭秘
帶你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——顯微鏡
海姆立克急救方法
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見,由于氣道堵塞后患者無法進行呼吸,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。海姆立克腹部沖擊法拯救了無數(shù)患者,被人們稱為“生命的擁抱”。站在或者跪在患者身后,將雙手環(huán)繞在患者腰部,一手握拳,將握拳的拇指緊抵患者腹部,位于臍下和胸骨下的腹中線上,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,向上快速沖擊患者腹部,反復快速沖擊,直到把異物從氣道內(nèi)排出。
心肺復蘇急救方法
心搏驟停一旦發(fā)生,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,4~6min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。心肺復蘇術(shù),簡稱CPR,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(shù),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(huán)。把兩個手臂伸直,手肘不要彎曲,雙手緊扣,掌根相疊,手臂會像一個“深V領(lǐng)”,按壓時,掌根放在胸骨下半段正常成年男性是兩個的連線中點的位置,不要單靠手臂的力量去做心肺復蘇,保持手臂伸直,手指翹起不要貼緊胸部,用上身的重量垂直下壓。掌握急救技巧,可以增強廣大群眾面對各類突發(fā)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,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。
我們的206塊骨骼
人體的系統(tǒng)一共有9大系統(tǒng),即: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、消化系統(tǒng)、內(nèi)分泌系統(tǒng)、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、運動系統(tǒng)、泌尿系統(tǒng)、生殖系統(tǒng)、感官系統(tǒng)、呼吸系統(tǒng)。其中消化系統(tǒng)是我們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的系統(tǒng)。消化系統(tǒng)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(tǒng),它的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都非常重要,都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。
口腔是消化道和呼吸系統(tǒng)的入口,其內(nèi)覆蓋有黏膜層,位于兩頰、舌下和頜下的唾液腺的腺管都開口于此,舌位于口腔底部,其功能是感覺食物的味道和攪拌食物,口腔后下是咽部。
顯微鏡是人類偉大的發(fā)明之一,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(xiàn)在人類的視野里,人們次看到了數(shù)以百計的“新的”微小動物和植物,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(nèi)部構(gòu)造。顯微鏡主要由目鏡、物鏡、載物臺和反光鏡組成。關(guān)鍵組成部分是光學部分,而光學部分的組成部分是目鏡和物鏡,都是凸透鏡,焦距不同。目鏡相當于普通的放大鏡,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、放大的虛像。經(jīng)顯微鏡到人眼的物體都成倒立放大的虛像。反光鏡用來反射,照亮被觀察的物體。光學顯微鏡組成部分其次還有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。透過顯微鏡,讓我們探索了神秘的微觀世界。
通過本次科普日活動讓大家了解了心肺復蘇急救法、海姆立克急救法,掌握正確的急救技巧,提高自救互救能力;了解人體的奧秘和骨骼的千姿百態(tài),以及顯微鏡的相關(guān)知識,領(lǐng)略微觀世界的精彩,提升了科學素養(yǎng)。
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標識、主題活動,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"人人都是科普之人、處處都是科普之所"的良好氛圍,激發(fā)全體公民學科學、愛科學、用科學熱情,為中國科普活動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動力。